中国古铜都----铜陵位于安徽省中南部,长江中下游南岸,总面积1113平方公里,市区面积280平方公里,总人口71万人,现辖三区一县,一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,代管一个国营农场。 铜陵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。采冶铜的历史始于商周,盛于汉唐,延绵三千余年,青铜文化源远流长。这里是新中国第一个铜工业基地,第一炉铜水、第一块铜锭出于铜陵。 铜陵是一座资源丰富的城市。是全国矿产种类最为丰富、储量最多的地区之一,素有“八宝之地”之称,现已探明的有铜、金、银、硫、铁、石灰石及与之伴生的各类稀有金属30余种。盛产丹皮、明党参等名贵中药材及蚕桑、苎麻、生姜等农副产品。铜陵是安徽“两山一湖”(黄山、九华山、太平湖)的北大门。佛教圣地九华山的头天门---大士阁座落在风景如画的千年古镇大通。境内有天井奇观、相思树、滴水崖、荆公(王安石)书堂、金牛洞古采矿遗址等多处自然和人文名胜。作为皖南旅游的北大门,铜陵倾力打造“生态山水铜都”,江南山水与园林各显风采,城市铜雕与壁画独树一帜,享有“2005 CCTV中国魅力城市”提名城市称号。 铜陵是一座区位相对优越的城市。地处长三角经济圈和武汉经济圈的交汇中心。铁路经芜湖与全国铁路网连接,铜九铁路已经破土动工,正在争取建设铜庐铁路。皖江第一桥贯通长江南北,合铜高速已全线通车,铜汤(口)高速、沿江高速正在建设,铜宣高速正在积极争取国家发改委核准。“黄金水道”长江流经铜陵60公里,铜陵拥有对外轮开放的一类口岸,港口吞吐量已突破千万吨大关。到2007年,铜陵将初步形成较为完备的公路、铁路、水路立体交通网络体系,铜陵作为皖中南交通枢纽和中心城市之一的格局正在形成。 铜陵是一座工业基础较为雄厚的城市。改革开放以来,铜陵开始摆脱单打一搞铜采选冶的工业模式,依托资源优势,形成了四大主导产业:有色金属工业成为全国八大基地之一;化学工业成为全国最大的硫磷化工基地;电子工业成为全国电子材料产业基地;建材工业是长江流域重要的水泥生产基地。当前正在发展新的接续产业:纺织服装、医药环保、装备制造业、能源重化工、汽车零配件和电机以及新材料产业。证券市场上,铜陵拥有铜都铜业、三佳模具、铜峰电子、精达股份、六国化工五大上市公司。工业化率达56.7%,城市化水平已达54.5%。 铜陵是一座科技创新体系较为完备的城市。目前,经国家信息产业部批准,铜陵电子材料产业园正式入列首批国家级产业园,安徽惟此一家。国家质监总局确定在铜陵成立国家级的铜铅锌及制品检测检验中心,是国家“863”计划成果转化基地。“中科大——铜陵科技创业园”主体工程按期完工,与中科大的全面协作的格局已经形成,全市拥有两个博士后工作站。 铜陵是一座正在崛起的开放和希望之城。目前,已经与世界五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联系,与日本、德国、智利、瑞典、英国、埃及、葡萄牙和国内23个(国际17个,国内6个)城市结成友好城市或经贸合作关系,全市经济外向度达到46%,居全省第一位。近年来,全市主要经济指标都是以两位数的幅度增长,GDP、财政收入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纯收入的人均指标在全省处于前列。目前,铜陵经济发展的势头十分强劲,发展后劲十分明显,发展环境不断优化。预计到“十五”末,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5亿元,人均2814美元;完成财政收入23亿元;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9700元、3400元。到2010年,力争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50亿元,人均GDP 6500美元;财政收入60亿元;到2015年在全省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;到2020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。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,信息化程度是一个城市发展综合实力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。市委、市政府作为城市信息化的推动者,愿意通过现代化网络手段,促进政务公开和党政部门高效运转,增进铜陵和世界相互了解,推进企业与市场紧密联系,提高市民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方法,推动铜陵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。 我们竭诚欢迎各方宾朋、客商来铜陵观光旅游,投资开发,兴办实业,大展宏图!
|